说起读书,与在学校里的读书无关,这“读书”,指自己的课外阅读而已。
记得小时候,家里父母都不识字,条件又差,除了学校里的书本,便没有其他书可读。村里有几户人家,识得字的,倒有几本书籍或刊物,我便迷上了去他们家玩。名头上是去找他们家的孩子玩,却好像是很随意地拿起书,就坐下看起来了。不久,其他孩子走了,或者父母在叫了,我便很舍不得的,不肯就此离去。那人便让我带回家看去。我像得了宝似的,感谢了一番,抱着就走。回家后,快速地干完父母交给的活儿,就自告奋勇坐到灶膛里去了。因为灶膛里火光亮堂,而且一坐就可以是大半个小时,我便可以安心看我的书了。晚上家里舍不得亮灯,我便等第二天天亮,早早起来看书。看完后,又赶紧还书,借书。渐渐的,人家也就了解了我,也都肯把书借我看。只要看到书籍,不论是连环画还是杂志,也不管是名著还是通俗读物,我都是要看一番的。村中的陈老师,看我实在喜爱看书,家里的灯光又暗,老是叫我上她家去,她家按的是日光灯,我们都是白炽灯,还是15W的。我的班主任朱老师对我更是爱护,时不时带我到她在城里的家,吃住在她家里,就为让我有好的学习机会。对她们,我真的无以回报,只有更努力读书。
考进了城里的中学,自然,我还是没办法自己买书,但能借到的书更多了。学校里的,同学的,老师的……那时流行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我自然也是不落下。但是,我似乎对武侠小说更感兴趣,一大套的,看了一本想着另一本,捧着就不肯放下,里面的情节已经完全迷住了我。那时,我们城郊的孩子不用晚自习,我基本是在放学前做完作业,回家就钻到书里去了。印象最深的是初二那年,连上课也偷偷地在桌底下看上了,老师讲什么自然也不知道了,成绩一直稳居第一的我,期中考时一落千丈,许多人跑到我前头去了。这时,我着急了,暗暗发誓:上课一定不再看课外书了!从那以后,不管是在初中,还是师范,我课上再也没有看过课外书。而课外,我一直没有丢过课外书。到师范时,看的更多的是一些经典名著和大作家的书,图书馆、阅览室,我也就成了常客。《平凡的世界》我们寝室里互相传看,对我震撼也最大,后来还一直推荐其他人看。
毕业后,当了小学老师,除了专业书籍,我还是喜欢看点闲书。特别是参加班级读书会培训之后,我对童书推广发生了兴趣,看了很多的童书,并带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同时,自己的阅读也更加宽广、坚持,一些经典名著重新看起来。有了剩余的钱,我终于可以买我自己喜欢的书了。没几年,我便有了一大柜子的书籍,什么方面的都有,当然,这也有老公的功劳,他的涉猎更广。我们都是无压力阅读,看自己喜欢的,甚至不做家务,先看完这本书……
我阅读闲书,从来没有功利,只为阅读时心中的一番共鸣,所以,也无啥成就。但是,阅读,让我更平和,也让我在语文教学上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