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挚友是在绿色的军营中认识 |
|
文章作者:传奇私服 |
文章来源:zhaokf.com |
更新时间:2011-8-26 20:07:07 |
|
|
|
|
|
“那是苍茫原野中的一棵青禾,雨中扬起稚嫩的臂膀,伴着风的啸声歌唱,踏着雨的节奏起舞。那是生命之歌,那是活力之舞,那不屈的身影感动了上苍。风羞怯地停了,雨惭愧地住了,青禾昂起倔强的头,迎来一片灿烂的阳光!”这是禾虫最真情的表白。禾虫是梅子的朋友,准确来说是梅子的哥哥的一个挚友。这个挚友是在绿色的军营中认识,陪他们渡过了最纯真的童年,最有激情的少年。 梅子的童年少年是在军营长大的。她父亲是一个教官。那时候军营在福建的大田。1978年,那一年,梅子准备升读小学五年级。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全国正经历一场空前的变革,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它无疑象一阵狂风巨浪冲击着人们的观念,那些饱受“读书无用论”毒害的学生,忽然觉得很迷惘,有点不知所措。高二刚毕业的红明哥哥也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部队招兵,哥哥很想报名参军,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子从父业,理所当然;恢复高考,让父母看到了一线曙光,他们似乎就盼着这一天,没上过一天正规学校的母亲说什么也要哥哥报名参加高考;哥更多的同学是准备上山下乡,看着一批批同学先后到广阔的农村去了,他不禁又有些心动。最后,哥还是依了父母参加了高考。几个月过去了,通知书还没到,哥背起包袱与几个留校参加高考的同学终于投身于农村的怀抱中。记得他是和禾虫一齐投身到农村的。后来,当了两个月知青正在准备明年继续参加高考的哥哥竟然收到了大学通知书。后来他们又随父母复员,回到生她育她的广东平远县仕居。而禾虫参军,到军营里练就一身的本领。 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都为自己的生活打拼。时间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转过了二十多年。据红明哥在日记中写到:前天及昨天上午,有一个外地电话不停地打我的手机,我还以为是无聊电话呢,便坚持不接。昨天下午上班后,同事说,刚才有一个找你的电话,是讲普通话的,过一会儿还会打过来。看电话号码,与打我手机的一样。区号是025,一查,是南京地区的。便猜对方是什么人,竟这么执着。不久,电话来了。噢,原来是在福建大田一中时的同学,一起上山下乡的战友禾虫。听得出,他与我一样激动:“我找了你20几年了,今天才找到,找得我好辛苦啊!” 当年,我们都是随军家属,两人的父亲在同一个部队(驻地在福建南安梅山)。他父亲是军医,卫生所长,山东人。我父亲是宣传股长。在部队,老乡是最亲热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们虽不是老乡,但在梅山家属区,我们两家离得很近,也走动得亲热,与老乡无异。 有几年,我们家属搬到离部队有二百多公里远的三明市大田县留守处。那时我读初中,与祝聪是同班同学。1977年6月高中毕业后,我们又一起到南安县九都知青点上山下乡,两人住一个房间。 知青点离南安梅山很近,约十多公里吧,知青点的十几位知青都是部队子弟(有师部的,有团部的),因习相近,大家都很合得来的,无忧无虑,生活得特别愉快。节假日,便一起骑单车回部队,节后又相约一起回知青点。 |
|
|
|
浏览次数:0 |
|
|
|
|
|